主頁 > 人物觀點 > 正文

螞蟻集團彭翼捷:今天的公益行業(y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做“難而正確的事”

  3月28日,第八屆中國公益年會在京召開,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首席可持續(xù)發(fā)展官彭翼捷分享了她的觀察。在她看來,今天的公益行業(y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做“難而正確的事”。

  彭翼捷認為,時代在變,行業(yè)在變,公益行業(yè)亟需高質量項目。過去一年,支付寶公益平臺和公益伙伴、媒體伙伴、專家一起形成了初步共識,高質量公益項目需要做到“五有”:國家有倡導,社會有需求,治理有規(guī)范,執(zhí)行有效率,項目有結果。

  “行業(yè)永遠在變化,技術也永遠在變化,要不斷發(fā)展唯有擁抱變化。在擁抱變化的過程中,我們體會最深的一點就是:今天的公益行業(y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做難而正確的事,需要用心打造高質量的項目,需要提升應對信任危機的能力,更需要有勇氣、有決心去堅持長期主義。”彭翼捷說。

  以下為發(fā)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公益行業(yè)的伙伴們,大家下午好!感謝《公益時報》邀請,有機會來參加這次行業(yè)的盛會。

  支付寶今年正好是20周年,創(chuàng)立的初心是希望用科技去求解社會問題。最早是解決信任問題,從“你敢付我敢賠”的擔保支付到后來“芝麻信用”等一系列助力信用體系建設的事。我們一直認為,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解決社會問題的一個關鍵所在。公益一直是螞蟻集團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因為我們相信數字技術也是解決公益要去求解的社會相關問題的最佳路徑。

  剛才大家都提到了螞蟻森林,確實,我們也非常為之感動,螞蟻森林不是支付寶的,而是全社會的。截至去年8月螞蟻森林七周年時,全世界已經有超過6.5億的網友在螞蟻森林里捐能量種樹,4.75億棵樹已經被種下,螞蟻集團累計協議捐資超過34億元。全社會一起努力,這么多樹種下來了,我們每年去看它們,成長也很好。

  但是我今天想分享的不是這些。其實這些年我們也在大力投入另一塊,就是“支付寶公益平臺”。2008年是數字公益行業(yè)的元年,汶川地震時,支付寶上有了第一筆公眾捐贈。這十幾年我們每年都在平臺上投入,我們看到這個行業(yè)蓬勃發(fā)展,從原來線上捐贈可能只是一個嘗試,到現在許多基金會超過一半以上的公眾捐贈來自網絡。

  今天公益行業(yè)在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許多同行與我們交流時講到,2023年是中國公益行業(yè)砥礪前行的一年。對過去這一年,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的三個觀察。

  觀察之一:時代在變,公益行業(y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亟需高質量項目

  今天中國網民已經超過10億,而且在網上發(fā)聲最多的是網絡原生代,他們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理解世界、在網絡上表達溝通的方式已經完全不一樣,加上直播、短視頻越來越普及,今天任何一個問題暴露,傳播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廣前所未有。這兩年有越來越多對高質量公益項目的呼喚,包含從策劃到執(zhí)行、到整個組織治理的全方位的高質量。只有從根源上去解決,行業(yè)才能更好地發(fā)展。

  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過去一年,支付寶公益平臺專注在做的就是這樣一件事。我們和公益伙伴、媒體伙伴、專家一起共建共創(chuàng)共商,召開了10多次大大小小的研討會,我們在探討:什么是高質量公益項目,如何打造高質量公益項目。大家一起形成了初步的共識,我們認為高質量公益項目需要有實實在在的標準,需要“五有”:國家有倡導,社會有需求,治理有規(guī)范,執(zhí)行有效率,項目有結果。

  經過幾個月的多輪評選,第一批60多個高質量項目已經在我們平臺亮相,目前得到了不錯的反饋。并非說它們已經盡善盡美,但我們期待這是一個行業(yè)新紀元的開始。

  我們在評選中也看到,“高質量”并不意味著規(guī)模大,這些項目有近三成其實是“小而美”的。其中一個項目,不少捐款人自己就成為了項目志愿者,項目執(zhí)行也有比較好的成效。這個項目在我們平臺上線后,一個月收到的捐贈人次數量,相當于它在過去多年積累的捐贈總人次的三分之一。

  觀察之二:學會處理信任危機已經成為公益行業(yè)的必修課

  過去這一年,整個行業(yè)格外感受到信任的可貴和脆弱。建立信任需要無數努力,而打破信任可能只在一夜之間。這一年,我們也看到許多項目原本只是一個小問題,但由于沒有及時去解決,或是對公眾情緒“看不上”“看不懂”或怕解決,從小火星蔓延為“火災”。在公益信任力面前,沒有人能隔岸觀火,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面對信任危機其實有一些解法。去年,一家公益機構通過我們平臺募捐的一個項目引發(fā)了網友的疑問:項目的善款支出比例是不是偏低,受益人信息是不是真實?作為平臺,我們第一時間和機構一起來解決問題,及時地回應,并且及時聯系了提出質疑的網友,在網友質疑的帖文下直接去答疑,得到了理解。

  解決信任問題不僅需要態(tài)度還需要能力。如何面對信任危機今天已經成為公益行業(yè)的必修課,我們計劃發(fā)起公眾溝通的學習營,邀請公眾溝通領域的專業(yè)人士,尋找有經驗的行業(yè)伙伴,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每個人做好自己,才能讓行業(yè)的沃土越來越好。

  觀察之三:葆有長期主義的耐心,會開花會結果

  公益行業(yè)的伙伴在一起常常談論要做公益宣教,要去引導公眾建立正確的公益觀。我們看到的是,培育公益土壤需要長期主義的耐心,無法一蹴而就。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往往不容易引起足夠關注,這就更需要用長期主義的眼光去做。

  去年我們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鄉(xiāng)村發(fā)展基金會等伙伴一起發(fā)起了“備災專區(qū)”。災害救援是互聯網平臺參與公益的起點,這兩年,越來越多專業(yè)力量認識到“備災和救災同樣重要”,許多機構也來與我們探討如何去引導公眾參與備災,因為一旦災情發(fā)生,緊急捐款采購的物資已經很難在一天、甚至一周內運抵災區(qū)。唯有在平時,在陽光燦爛的時候修屋頂,將物資備在各個區(qū)域,才能在災情出現后的24小時、48小時內第一時間送達。

  從我們公益平臺上看到,過去這些年備災的捐贈量非常少,而當災情發(fā)生,五天之內募集到的資金多達數億元。所以我們去年一起商定發(fā)起備災專區(qū),并將它放在支付寶公益平臺的首頁。首頁的資源是稀缺的,從互聯網運營上看這可能是ROI投入產出比較低的項目,但我們堅持去做了,也看到在災害不幸發(fā)生時,專區(qū)已經開始發(fā)揮作用。

  去年甘肅積石山地震發(fā)生后,支付寶公益救災聯盟迅速行動,第一時間運達災區(qū)的物資就是網友的備災捐款采購的;“備災在平時”的公益觀也在逐漸形成,專區(qū)上線半年多,累計收到400多萬人次的超過2100萬元捐贈。以上是我們的一些嘗試,這些實踐還很微小,但看到行業(yè)的變化,我們希望能一起敢于去做一些長期主義的事。

  行業(yè)永遠在變化,技術也永遠在變化,要不斷發(fā)展唯有擁抱變化。在擁抱變化的過程中,我們體會最深的一點就是:今天的公益行業(y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做難而正確的事。我們需要用心打造高質量的項目,需要提升應對信任危機的能力,更需要有勇氣、有決心去堅持長期主義。支付寶公益平臺與公益伙伴已經攜手走過十多年,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永葆激情,去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希望與有所有公益伙伴一起繼續(xù)前行。

網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