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官辦公益慈善問題出在哪?
公益組織做生意犯了什么罪?
眾籌開辟慈善新路徑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4年09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眾籌開辟慈善新路徑

    還記得當年在路邊擺著捐款箱,然后在一旁吶喊、表演為慈善事業(yè)籌款的年代嗎?在互聯(lián)網年代,這種籌款方式已經很難再看到了,現(xiàn)在“眾籌”正在慈善事業(yè)上大行其道,以更快捷、更透明、更有針對性的方式,為慈善籌款開拓出一條新的道路。

    Prizeo是一家立足于英國的眾籌網站,其主要理念是通過名人在粉絲當中的號召力,為特定的項目籌募善款。而捐款者可以得到由自己偶像送出的一定獎勵,而且Prizeo還會舉辦名人見面活動,抽獎選擇捐款的粉絲和自己的偶像見面,捐款數額越高的粉絲,跟偶像見面的機會就會越高。憑借著這個模式,Prizeo無論是在名人界還是在粉絲界都擁有很好的口碑。Prizeo會從每筆捐款中抽取10%的提成作為自己的盈利,但是現(xiàn)在他們正在逐漸把盈利重點轉向從贊助商那里得到資金,這樣他們就可以減少從善款中得到的提成,讓捐助人的善心更多地落實到項目當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隨著良好的運營,Prizeo也逐步登陸到美國,開拓更大的市場。

    根據眾籌行業(yè)權威網站crowsourcing.org的統(tǒng)計,2013年全球眾籌規(guī)模已經達到51億美元,幾乎是2012年(27億美元)的兩倍,其中北美和歐洲占了眾籌資本絕大多數的份額。慈善捐贈的份額達到了29%,約為15億美元,年度增長43%。越來越多的公眾選擇眾籌作為捐贈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數據的透明度比一般的捐贈方式更高,無論是資金的來源、目的、實際用處、項目效果等等都可以及時跟蹤,確保自己的善心沒有被濫用。因此,即使是有超過40%的眾籌網站對所捐贈的款項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費”,人們還是越來越傾向于通過眾籌來進行慈善捐贈。

    不同的慈善眾籌網站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和傾向性,除了前面介紹的Prizeo利用“粉絲經濟”的模式吸引捐款之外,還有其他具有特色的眾籌網站,比如spot.us是一個立足于公民新聞的眾籌平臺,通過對公民記者的捐助完成對事件的采訪、編輯和發(fā)布;33needs是幫助小型企業(yè)的平臺,將投資項目分類,如“教育”“環(huán)?!?、“社區(qū)”等,投資者根據自身的興趣投資到相應的小企業(yè)當中;Profounder則是一個專門幫助成功企業(yè)家回報社區(qū)的眾籌網站,讓企業(yè)家能夠更有效率地回報社區(qū)。

    在中國,雖然眾籌規(guī)模尚未像北美和歐洲的那么大,但是借助互聯(lián)網的力量,這個行業(yè)也在快速發(fā)展。國內眾籌的開拓者——“點名時間”獲得了來自英特爾以及其他風險投資者數百萬美元的A輪投資,受到了科技界和投資界的矚目。在“點名時間”上有一些不同類型的慈善項目,筆者就曾經參與到一個捐助身患癌癥的漫畫家的項目當中,在整個過程中都可以獲得項目資金用途的信息,最后也得到了該漫畫家的首批上市漫畫作為回報。

    如果要講國內專注于眾籌公益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就不能不說到中國互聯(lián)網的老大之一——騰訊。憑借著自身的科技特性和龐大用戶群,騰訊公益網和騰訊基金會在慈善眾籌方面走在了行業(yè)的前列,用戶可以通過每月捐獻給基金會或者選擇特定項目捐助的方式,來支持騰訊基金會的慈善行為。在騰訊公益網上可以查到每年的審計報告和捐款信息。

    在郭美美事件使中國人對捐款的熱情以及慈善的信心跌入低谷之際,眾籌慈善的出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重振了大家對慈善的信心。因為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模式決定了眾籌慈善的透明度更高,人們可以查到其慈善項目的細節(jié)、自己捐助資金的流向,包括捐贈者在內的所有互聯(lián)網用戶都成為了慈善項目的監(jiān)督者,這樣才有助于重新煥發(fā)民間捐贈在中國的活力。只是要做到這樣,中國的各個眾籌平臺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除了信息公開的及時性、有效性之外,專業(yè)細分、平臺特色、宣傳策略、盈利模式、有效監(jiān)管、項目評級等都需要向國外的慈善眾籌機構學習,再加上已經客觀存在的社會對慈善項目的不信任感,要打消社會這種負面情緒,還需要很大的運作成本。

    另外,慈善眾籌在中國還遇到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合法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yè)捐贈法》和《基金會管理條例》,只有獲得公募資格的基金會,才能向公眾發(fā)起募款,但是取得這樣的公募資格非常困難。目前中國能取得該資格的基金會屈指可數,大多數的慈善基金會只能依靠私人捐助或者掛靠有公募權的基金會,而所有的個人向公眾募款的行為都是不合法的,因此,某種程度上便造成了很多眾籌網上的慈善項目只能以其他名義包裝,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當中。

    獨立CSR研究與咨詢師 何智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