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視覺
   第14版:國際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我每天如履薄冰”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視覺

第14版
國際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5年08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秘書長王林:
“我每天如履薄冰”

    人物檔案

    王林,1955年8月生人,2014年至今,任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秘書長。職業(yè)生涯曾陸續(xù)擔任中國科學院科學儀器研究中心干部、中國科學院黨委宣傳部干部、中國科學院團委書記、中央國家機關團委副書記、北京四維集團副總、澳門H衛(wèi)視卡通臺總監(jiān)、北京宣和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副總。2009年正式出任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2014年任秘書長。

    2010年1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正式成立,王林出任秘書長。

    5年的時間,兒慈會推出了全國知曉度最高的大病兒童緊急救助熱線——400-006-9958;募款額從年度2255萬元上升到年度近億元;救助的兒童累計85萬余。

    伴隨著成績,兒慈會也經歷了“挪用善款出國考察”“小數點事件被疑洗錢”等系列負面風波,也發(fā)生過人員調理、工作人員的大幅度更替:隊伍的平均年齡從過去的50歲變成了現在的30多歲。

    2015年7月,王林正式出任基金會理事長?!豆鏁r報》記者專訪了這位歷經政治起伏、輾轉商界又投身公益的領導者,試圖在這樣的節(jié)點上,記錄下他對過往的看法、對未來的計劃、對中國公益事業(yè)的思考。

    《公益時報》:2014年,基金會的捐贈收入中,來自企業(yè)和個人的捐贈比例各占多少?2015年上半年的募捐情況又如何?

    王林:去年是我們基金會成立以來捐贈收入最高的一年,達到了9400多萬,這其中個人捐贈占56%,企業(yè)捐贈占44%。今年上半年我們的捐贈收入已經達到了7400萬,這其中個人捐贈占到了80%。通過騰訊樂捐、微公益、支付寶等網絡捐贈渠道,籌到的善款占到了整體的56%。

    《公益時報》:您一直倡導基金會要從“操作型”向“資助型”轉變。目前看來,轉型的效果如何?

    王林:基金會在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做資助型公募基金會,但是很多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公募基金會與非公募基金會不同,非公墓基金會有相對固定的企業(yè)捐贈,而公募基金會必須面向公眾籌款。

    當前的公募基金會在中國面臨一個困惑,就是如果我們面向公眾籌款,然后再把善款轉給另外的公益機構做項目執(zhí)行,那么公眾就會不買賬。他們認為既然公益項目不是我們的,就沒必要經過我們這個環(huán)節(jié),直接把錢捐給項目操作方就好。

    歸根到底就是公眾還沒有形成“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的理念,或者不能理解我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扮演的角色。那這樣,單純的“資助型”公募基金會在籌款上就會非常困難,自己都很難生存。我們每年的籌款中80%以上都是有指向性的,如果我們沒有自己操作的公益項目,這些善款也許就流失了,因為它就是定向捐給9958,定向捐給某個項目。

    我們目前只能拿非定向性的善款投入到“童緣”這些平臺項目中,用于資助民間NGO的發(fā)展。

    《公益時報》:基金會目前有多少個自主項目?項目的發(fā)展趨勢是?

    王林:我們目前有7個自主項目、18個專項基金、18個合作項目,以及18個聯合勸募項目。現在品牌的項目有兩個,一個是“9958”,我們自主操作的兒童救助項目;另外一個是“童緣”,這個項目主要是資助優(yōu)秀的兒童救助類公益組織。

    “9958”未來的趨勢還是要向資助型轉變,打造成一個囊括眾多兒童救助組織的、大型的、綜合的救助平臺,形成一個聯盟模式,在這個聯盟里實現對龐大的信息數據進行優(yōu)化分配,以及資源整合,讓更多的公益組織都能更好、更專業(yè)地發(fā)揮其作用。這樣就可以切實幫助困境中的兒童,也可以對不同的民間公益組織起到資助的效果,還可以覆蓋一些政府職能無法觸及的領域。

    《公益時報》:據了解,基金會的原始資金有2000萬,是否做了一些保值增值?前段時間的股市震蕩是否會對基金會的資金產生影響?

    王林:我們只在銀行內做一些周期不超過半年的理財產品,風險小,收益也相對比較低。去年的理財收入大約是300萬左右。股市、期貨這些我們暫時不會觸及,財務的把控也非常嚴格。

    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不同,我們的錢都來源于社會公眾,現在市場上所有的理財產品,都存在一定風險,只不過是高低的問題。投資一旦產生損失,責任不是個人能夠承擔的,會對組織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公募基金會最根本的生存依托是公眾的“信任”,如果失去了這個信任,就意味著沒有人捐款,機構也就無法生存。

    這個行業(yè)本身就是個政治敏感度低、社會關注度高的行業(yè)。每天都有很多雙眼睛盯著你,每個人都可以質疑你甚至罵你。所以我們必須每天如履薄冰。

    《公益時報》:這么謹慎和小心翼翼與2012年底的“小數點風波事件”有關嗎?以現在的視角回看當時的風波,您認為處理方式是科學恰當的嗎?

    王林:我這里有一個數據或許能說明問題,在小數點事件發(fā)生前,機構每天的捐贈額是23萬,而事件過后,我們的捐贈額不降反增,達到了每天40萬。風波剛發(fā)生時,基金會每天接上百通電話,都是負面的指責,壓力非常大。但是隨著我們的處理和給公眾的反饋,收到越來越多支持的聲音。

    2013年一年,我們接受了國家相關部門審計13次。我跟基金會負責宣傳的同志講,基金會不怕查。因為我們是懷著敬畏之心在做公益,堅持了三個底線:道德底線、法律底線和章程底線,沒有誰會挪用基金會一分錢。

    《公益時報》:可以理解為這個風波,反而給基金會帶來了一些良性的影響?

    王林:現在看,我很感謝這場風波,讓我們對項目管理、人員管理、制度建設進行了反思和整改,讓基金會的發(fā)展更為健康?;饡闪⒌臅r間較晚,為了趕上同行的腳步,我們迅速擴張,當時的感覺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但正因為太急于發(fā)展,忽視了對基金會內部的管理。

    而這件事,讓我們在悶頭前進的道路上突然警醒,開始重視內部建設:2014年初,正式施行考勤制度,加強隊伍紀律管理;通過對以往經驗的總結,為每個項目都制定了詳細的執(zhí)行手冊、運營手冊,做到有章可循;成立了內部檢測中心。通過重新梳理和整合,更新的員工數量在一半以上,隊伍的平均年齡從過去的50歲變成了現在的30多歲。

    《公益時報》:現在基金會是怎樣的崗位設置?

    王林:基金會現在一共38個全職工作人員,去年開始實行定編、定崗、定員,對全員進行考核。一個項目需要幾個人就定幾個編,任務量根據項目及人員編制確定:一年籌款多少,救助多少個孩子,組織多少場活動,有多少篇報道,都是有規(guī)定的。秘書處會在年初和每個人簽定協(xié)議。

    去年就是這樣,每月的工資會先發(fā)80%,然后年底再根據項目完成情況發(fā)放剩下的20%,如果沒有完成就要相應進行扣罰。超額完成呢也會有相應的獎勵。

    今年沒有再實行80%和20%的方法,因為年底統(tǒng)一發(fā)20%,無形中增加了稅收。但獎懲的機制還是有的。我們也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新的方法。

    《公益時報》:是否考慮過進行規(guī)模、人員上的擴充?

    王林:規(guī)模、人員上的擴充,就會牽扯成本問題,雖然國家規(guī)定行政支出不能超過總支出的10%,但是基金會在成立初期就規(guī)定不能超過5%,去年的行政支出是2.98%,通過把責任細化到個人,基金會目前運作良好,也能夠將更多的善款用于對少年兒童的救助。

    《公益時報》:從7月開始,您正式出任基金會理事長。那您理想中基金會的發(fā)展狀況是什么樣的?

    王林:還沒有設計出長時間比較具體的計劃,目前就是希望能實實在在做事,做一些更加接地氣的項目,幫助到更多的人。比較實際的目標是希望今年的籌款能突破1.5個億。

    長期來看,我對基金會的期望是能夠自我造血,像香港的“東華三院”一樣,通過運作一些實業(yè)或項目,創(chuàng)造出更多經濟價值反哺到公益事業(yè)中,我認為“造血”是一個健康的公募基金會應該具備的重要功能。

    《公益時報》: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必然會把機構推向市場。您認為機構有競爭力嗎?

    王林:隨著社會組織準入門檻的降低,基金會與主管單位脫鉤也是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甚至將來就沒有了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的區(qū)分,所有的機構都必須向市場化轉變,越來越多的競爭會出現。這種市場化的競爭是非常好的,有競爭就會有優(yōu)勝劣汰。如果沒有競爭,行業(yè)就仿佛一灘死水,所有的公益組織做的項目都類似,沒有差異性,沒有創(chuàng)新性。

    只有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中,我們才會為了生存和發(fā)展而不斷創(chuàng)新和變革,機構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創(chuàng)新,是公益組織永恒的使命,也是我國公益事業(yè)前進的重要驅動力。

    ■ 見習記者 菅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