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特別報道
   第09版:特別報道
   第10版:特別報道
   第11版:國際 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供給側改革中的公益供給
我們的公益項目做好調研了嗎?(上)
關于如何高效組織慈善活動
的思考(上)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特別報道

第09版
特別報道

第10版
特別報道

第11版
國際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我們的公益項目做好調研了嗎?(上)

    時常聽到不少拿政府資助項目的社會組織,做項目匯報的時候,總是跟著某些政府領導的思路走:這個項目開展了十多次服務,直接受益人幾千人,間接受益人過萬。多數的第三方社會服務評估機構專家,更愿意去關注數字,認為數字大的就是好的。但是經常會忽略一個關鍵的點,就是我們做好了項目調研了嗎?

    一個好的公益項目調研,需要我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我們是否認真地去做了項目需求調研?

    服務對象的調研是很多機構的弱項,本身機構的人就少,政府項目還不允許列支足夠的調研經費??赡芊盏赜騼扔袔浊諏ο?,機構設計項目前只是訪問了幾位或者十幾位服務對象,就開始奮筆疾書,去寫項目計劃書了。但是實際上,認真地做好項目需求調研,不僅是對服務對象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工作負責。

    數據的有效性在于我們怎樣得出這個數據。針對一個社區(qū),做幾百份調查問卷,有可能說服力不一定就強。比如在一個流動人口居多的居住型社區(qū),如果白天去做調研,就只能收集到老人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的數據。因為白天大家是要去為生活奮斗的,他們的需求就無法體現在這個調研報告上。如果你選擇在周末,邀請目標群體的利益相關方都來參加一個參與式會議,那做出來的調研效果可能就更加貼近實際情況。

    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去掩蓋。如果一旦在寫項目計劃書之前沒有認真做好項目調研,那么項目的需求就是假設。項目計劃書就是用一個個假設的論述去證明這個假設,而要用假設的論述去證明一個假設,那只能是捆綁,這也就是近幾年看到一些機構的項目計劃書其實是活動集合的原因。沒有邏輯,而希望靠假設的論述去證明假設,本身就是可笑,且不符合邏輯的。所以,這樣的公益項目不僅讓服務對象覺得無效,甚至工作人員的工作也是無效的。

    服務對象的需求有哪些?

    做公益項目需求調研時,我們需要拓寬我們的思路。如果我們心中對服務對象有先入為主的判斷,那么就比較容易融入主觀的判斷,從而影響調研的結果,這種現象常見于使用問卷法做需求調研的設計。

    問卷法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是由設計者去思考和提出相關的問題。如果問卷設計者在設計問卷之前,和目標群體多交流,使用訪談法和幾位目標群體的朋友去了解他們的現狀,則可以更好地避免在問卷設計時摻入無效問題或者提出不準確的問題。

    參與式調研可以較好地集合某一社會問題的利益相關方,探尋該問題的解決辦法。參與式調研方法包括:開放空間會議技術、展望未來論壇、欣賞式探尋、世界咖啡館、斡旋等等??梢匝埳婕霸撋鐣栴}的相關各方一起,通過1到3天的時間,探尋該問題的各種現象和可能的解決方案,形成初步的行動計劃。

    我們通過調研,可以把目標群體的需求都列出來,這將是下一步探尋的又一個基礎。

    服務對象需求的根源是什么?

    調研得到的需求很多時候是問題表象,而不是問題的本質,所以需要進行探尋。這些需求是因為什么原因而導致的呢?這些需求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家庭內部自身的問題導致了他們有這些需求嗎?這個群體的能力可以解決他們的這些需求嗎?政府有沒有給到相應的政策和資源支持呢?他們是否可以通過尋求身邊的資源而得到解決呢?他們的資源有哪些……

    廣東省廖冰兄人文藝術基金會總干事

    楊漢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