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國際
   第13版:人物
   第14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專家建議
公益是一份無法割舍的事業(yè)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國際

第13版
人物

第14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公益是一份無法割舍的事業(yè)

    孫冰給江西的孤兒過生日

    如果說成為一名志愿者需要熱情和感性,那么堅持志愿服務(wù)、堅持做公益需要的則是執(zhí)著和理性。上海向陽花青年公益社創(chuàng)始人孫冰對此感受頗深,從普通志愿者到職業(yè)公益人,12年時間,公益逐漸成為他一輩子無法割舍的事業(yè)。

    時間回溯到2006年,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的孫冰,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開始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兩點一線,日子過得平淡。他時常以為,這就是自己的一輩子:按時上班,準時下班。

    一次同事間的閑聊,打破了他原本波瀾不驚的平淡生活?!肮纠镉袀€同事是一家公益社團的成員,周末常常去做志愿者”。

    一方面出于好奇,另一方面孫冰讀大學時便對公益心存期待。“我找到了同事,請求他下次活動時帶上我。”

    孫冰和公益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他記得,那次志愿活動去往上海第一福利院慰問孤寡老人,服務(wù)內(nèi)容簡單,在兩個小時里,陪福利院里的老人說說話聊聊天。

    短短兩個小時很快過去,但帶給孫冰內(nèi)心的沖擊卻持久而強烈。他第一次感覺到,原來這么簡單的一件事,就可以讓他人感到快樂。成就感和滿足感讓他平淡的生活泛起漣漪,“公益好像有點意思”。

    自此,孫冰加入公益社團,成了最積極的成員之一,幾乎每次活動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最忙碌的時候,他一個周末要參加5場公益活動。

    “當時的公益社團服務(wù)項目比較單一,服務(wù)人群主要是孤寡老人,相對局限?!睂O冰說,接觸了越來越多需要幫助的人,愈發(fā)感覺自己個人力量很渺小,希望自己可以發(fā)動更多人,做貼近普通人的公益。

    2007年5月,孫冰正式發(fā)起上海向陽花青年公益社,希望通過社會化服務(wù)的理念,推進公益創(chuàng)新,帶動和影響更多人。

    此時的孫冰已經(jīng)開始將工作的重心轉(zhuǎn)移到公益,2007年8月,他衡量再三,最終決定放棄原本穩(wěn)定的工作,瞞著家人,開始了職業(yè)公益人的道路。

    “因為瞞著家里,我每天還是按時背著包走出家門,有點像電視里演的那樣?!睂O冰說,公益社剛剛啟動的那段時間,一腔熱血漸漸被殘酷的現(xiàn)實澆滅,“雖然知道做公益的路很難,但沒想到會這么難,沒資金、沒項目,到底要怎么干?”

    直到2008年年初,憑借一步步積累下的經(jīng)驗和人脈,他逐漸參與到政府公益服務(wù)項目中來,跟志愿者們一起去上海長寧區(qū)仙霞街道開展空巢老人結(jié)對關(guān)愛,成為一項長期延續(xù)性公益服務(wù)項目。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消息傳來,在短短3周內(nèi),孫冰跟伙伴們通過努力募集到總價值30余萬元的600多箱救災物資,通過空運和鐵路送到災區(qū)。

    從那時起,向陽花的種子逐漸破土發(fā)芽,開始生長。對孫冰來說,他的公益理念也開始逐漸趨于理性。

    “有兩三年的時間吧,我是沒什么收入的?!睂O冰說,即便如此,他也沒想過放棄,“我是個有些自負的人,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p>

    2010年,向陽花正式注冊成為民辦非營利組織,整體承接了仙霞社區(qū)的世博志愿者培訓工作,從志愿者面試、培訓、排班到上崗督導,每一步孫冰都親力親為,成了一名真正的“志愿狂”。

    良好的口碑,踏實的作風,讓向陽花一步步走上正軌,逐漸成為上海眾多公益組織中值得信賴的團隊。孫冰用3年的堅持,讓向陽花真正“活”了下來。

    向陽花,代表著青春、朝氣、向上,從2011年開始,孫冰將很大一部分精力聚焦于上海外來務(wù)工人群及其子女。

    “上海有1000多萬的外來務(wù)工人員,這么龐大的務(wù)工者群體,對應(yīng)著同樣龐大的留守兒童?!睂O冰說,這是我們不得不去關(guān)注的一群人。

    從2011年到2016年的6年里,向陽花持續(xù)推動融匯·家上海項目,聚焦“新上海人”,多角度全方位讓他們找到歸屬感:他們收集整理政府發(fā)布的新上海人相關(guān)政策法規(guī),以四格漫畫形式進行傳達;為相對貧困的新上海人二代免費開設(shè)舞蹈班、民樂班;發(fā)起在滬建設(shè)者留守子女上海行,7天的夏令營活動,孫冰和伙伴們共發(fā)動了上海30余家企事業(yè)單位參與其中……

    2016年,一次貴州山區(qū)探望留守兒童的經(jīng)歷,讓孫冰有了新的想法。

    那是一場簡短的對話,發(fā)生在孫冰和一對留守的小姐妹之間。

    “想不想爸爸媽媽?”孫冰問。

    “想?!苯憬闱穆曊f。

    “想爸爸會做什么?”

    “看照片?!苯憬阏f完,便跑到屋里,回來時手里拿著張照片。

    孫冰對那張照片印象深刻——一寸照,邊角磨損,有些泛黃,看起來是孩子爸爸很年輕的時候拍下的。

    孫冰問:“想媽媽嗎?還記得媽媽長什么樣嗎?”

    讀一年級的妹妹特別認真地想了想,說:“不知道,因為媽媽連一寸照片都沒有。”

    這次探訪結(jié)束后,孫冰決定做一件事,發(fā)起“兩地書”項目,以拍攝照片的形式,還原上海外來打工者與留守兒童間的生活樣貌,做成相冊進行互相傳遞。向陽花成為橋梁,集中拍攝和收集大人們在上海的生活,裝訂成相冊后通過志愿者傳遞到家里,同時,志愿者拍攝家中孩子們的照片,帶回上海。

    后來,這個項目被外來打工者親切地稱為“隔空團聚”,是一種團聚的折中方式?!跋M梢宰尯⒆雍图议L之間,有一份團聚的喜悅感?!睂O冰說。

    在5月31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中國青年報社共同召開的“弘揚五四精神?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wù)”主題座談會上,孫冰用一句話對公益作了詮釋,他說:“用心去溫暖身邊的世界,世界便終將溫暖人心?!?/p>

    作為“全國優(yōu)秀正能量志愿者”,孫冰跟其他獲獎?wù)叨喽嗌偕亠@得有些不同。

    “做公益的大多都是年輕人?很多人都選擇兼職做公益?”孫冰說,年輕人無所畏懼,有熱心有熱情,但隨著年齡增長,生活壓力紛至沓來,生存永遠是第一位的。

    所以,職業(yè)公益人孫冰從不回避談錢,“作為公益組織,自己先活好了,才能想著讓更多人過好”。

    在孫冰看來,向陽花首先是以公益為底色的社會化服務(wù)組織,為了維持日常運轉(zhuǎn),向陽花圍繞公益創(chuàng)新,為政府、企業(yè)提供定制化的公益服務(wù)。這是孫冰作為職業(yè)公益人最理性的部分。

    但是,他無法改變的是內(nèi)心最感性部分的公益初心。比如每年夏天,向陽花都會組織發(fā)起山區(qū)支教項目,除了依托基金會少量資金支持,向陽花需要自己進行補貼和投入。7月中旬,支教隊伍已經(jīng)分別前往貴州遵義道真縣、江西吉安遂川縣,阿里巴巴的1萬元正能量志愿者獎金,孫冰幾乎都投入到支教項目當中。

    “我希望公益是可循環(huán)的、專業(yè)的,是有造血機制的?!睂O冰說,社會上對志愿者有很多偏見,甚至有道德上的“綁架”,認為志愿者就是要付出,不該談“錢”。

    孫冰希望志愿者、公益人可以早日“解綁”,“做志愿者,不是耀眼的,也不是光芒四射的,他們也是普通人,在做一件普通的事?!睂O冰說,只是這件事,是關(guān)于公益,是幫助和影響他人,讓社會變得更好。

    (據(jù)《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