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助力高校教師開展公益慈善通識教育 “敦和·善識計劃”申報正式開啟
助力高校教師開展公益慈善通識教育 “敦和·善識計劃”申報正式開啟

2019-09-2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9月17日,由敦和基金會與公益慈善學園聯(lián)合發(fā)起的“敦和·善識計劃”正式啟動項目申報,該計劃是以培養(yǎng)有擔當、有作為的新時代人才為目標,通過打造精品通選課程體系,多方位支持國內高校教師開設公益慈善方向公共選修課程,旨在普及青年一代大學生對公益慈善的理解和認知。
 
“敦和·善識計劃”的由來
 
近年來,隨著我國公益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公益慈善領域長期存在的實踐與認知的結構性矛盾愈加凸顯,一個突出的表征是我國公益慈善事業(yè)在獲得飛速發(fā)展的同時,社會公眾對公益慈善的科學認知依然有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八十八條提出: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將慈善文化納入教育教學內容。這既規(guī)定了國家應承擔積極作為的義務,采取適當措施培育公民慈善意識,同時,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負有開展慈善教育教學及弘揚慈善文化的職責,這將為促進社會進步,共享發(fā)展成果奠定基礎。
 
然而,有關數據表明,當前國內只有不到2%的高校開展了公益慈善專業(yè)教育的嘗試,且實踐中廣泛面臨著政策不確定性、受眾人數有限、課程體系開發(fā)和師資能力建設等諸多挑戰(zhàn)。
 
由此,敦和基金會與公益慈善學園聯(lián)合發(fā)起了“敦和•善識計劃”,旨在通過該項目的創(chuàng)新探索,能夠真正留下一套公益慈善通識課程的教學內容,組建起一支有志于在公益慈善議題中能教、善教的師資隊伍,嘗試補齊公益慈善教育的短板,這不僅是中國公益慈善事業(yè)需要反思和解決的重要課題,更是完善中國青年一代文化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申報時間為9月17日至10月17日,將于10月下旬組織專家評審,10月底公布資助結果,于11月、12月兩個月與教師簽訂資助協(xié)議,最終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開設教師課程。
 
據悉,申請人可通過敦和基金會和公益慈善學園官方網站下載項目申報指南和項目申請表,也可在公益慈善學園及敦和基金會的微信公眾號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同時提交最高學歷證明、在職證明(或工作證)以及職稱證明電子版,發(fā)送至郵箱zhangxiaoman charityschool.org.cn,
 
欲申請需滿足七項條件
 
主辦方強調,對于申報“敦和·善識計劃”的教師需滿足七項基本條件。
 
第一,申請人須為國內全日制普通高校(包括本科、大中專院校等)專任教師(包括教學科研崗和行政崗),需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具備豐富教學經驗與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基礎,教學效果與學生評價良好;
 
第二,課程形式為公共選修課或全校通識課,面向全校各院系所有學生開設,符合我國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倫理道德要求;
 
第三、申請人既可以圍繞《社會與公益》《社會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慈善倫理與文化》三門核心課程,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和學生需要自擬課程開展教學;
 
第四、主辦方為三門核心課程提供專門的教學輔助資料包,包括教學大綱、授課教案以及配套課件、教學案例集等教輔材料,自擬課程的教師需自行準備課程大綱和教案;
 
第五、課程可以采取單人授課,也可多人授課,每門授課老師不超過3人;
 
第六、鼓勵教師使用先進教學手段,提倡運用課堂模擬、項目參與、社會實踐、角色扮演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課程的關注和學習興趣;
 
第七、倡導教研相長,鼓勵師生圍繞公益慈善通識教育的教學理論和方法開展科學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最終結果將通過對申報者的基本條件、開課動機、課程內容、教學手段等進行綜合評審,評審結果也會在敦和基金會和公益慈善學園官方網站上進行公示。
 
開設課程的教師可獲多項支持
 
據主辦方介紹,通過評審并開設課程的老師將可獲得多項支持,包括:開課支持:進入公益慈善通識教育師資庫,獲得學園專門提供的教學輔助資料包,包括教學大綱、授課教案、配套課件和教學案例集等教輔材料;培訓學習:資助教師參加教育教學工作坊,邀請專家授課,獲得教學理念與方法方面的培訓和指導;專題講座:提供每場1000元經費,用于邀請公益一線實務工作者或相關部門政府工作人員進課堂與學生分享交流,并為有需要的教師對接客座講師資源;論文發(fā)表:主辦方將與教育類和公益慈善領域的期刊合作開設專題欄目,刊發(fā)教師撰寫的公益慈善通識教育方向相關論文;經費支持:為教師提供每門課程5000元的經費支持,由主辦方與教師個人簽訂資助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