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社會創(chuàng)新 > 孩子的書屋(上):——助人自助,點亮“黑孩子”和失落社區(qū)
孩子的書屋(上):——助人自助,點亮“黑孩子”和失落社區(qū)

2018-09-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怡


孩子的書屋業(yè)務擴展至多個方面,圖為他們開辟的菜園


 人稱“陳爸”的“孩子的書屋”創(chuàng)辦人陳俊朗

如果得知,你居住的樓宇里有中學便輟學在家的孩子,如果看到,你的社區(qū)籃球場上有整日游蕩無業(yè)的年輕人,你會做什么?

面對這種情況,臺東人陳俊朗(人稱“陳爸”),選擇行動起來,創(chuàng)辦“孩子的書屋”,為這類群體開展輔導和幫助。如今,“孩子的書屋”通過鼓勵弱勢家庭孩子親身參與建造“愛心土磚屋”,來培育他們的自助精神和能力,幫助他們逐步回歸主流社會,同時努力復興社區(qū)失落的互助文化,不知不覺已經(jīng)走過十幾個年頭。

孩子的書屋:

這里沒有“黑孩子”

在年輕時,“陳爸”有過一段記憶深刻又難挨的打工時光。后來從臺北搬回臺東,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社區(qū)中很多弱勢家庭的孩子沒有得到正確的對待和教育,甚至存在食不果腹的情況。

這一現(xiàn)象震動了“陳爸”,他開始有所行動。2007年,“孩子的書屋”慢慢有了雛形:利用社區(qū)里空置的曬稻廠,“陳爸”的團隊開始免費為這些他人眼中的問題少年提供課程輔導和餐食照料,漸漸地,警局里的“黑孩子”走進書屋,得到了原本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理應給予的關注和照顧,“不管他們過去是打群架、逃學或是墮胎,團隊就是完全接受他們的缺點”。

2010年前后,“陳爸”團隊發(fā)現(xiàn),解決弱勢家庭孩子的課業(yè)輔導和就餐問題,僅僅是緩解了燃眉之急,而改善這些家庭和孩子的生活狀態(tài)、提升自助能力才是關鍵。于是,書屋的業(yè)務逐步擴展到協(xié)助家長戒毒、戒酒、戒賭,并輔導就業(yè),甚至設立魚池,開辟菜園,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

隨著項目的日趨成熟、媒體報道逐漸增加,書屋模式不斷地被復制到其他鄉(xiāng)鎮(zhèn),開始進入創(chuàng)新擴散階段。如今,“孩子的書屋”已有9個據(jù)點,分別扎根于14個社區(qū),照顧著幾百名弱勢家庭的兒童和青少年。

但書屋運作并非一帆風順?;I資困難和場地不穩(wěn)定,逐漸成為書屋最嚴峻的問題。在早期運作中,大部分經(jīng)費都來自“陳爸”自己腰包,500萬臺幣幾乎被全部投入書屋建設中,經(jīng)費壓力較大。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團隊利用各種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品牌傳播和公益營銷,通過公共敘事讓更多人知道書屋和孩子的故事,在不斷努力之下,籌資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減輕。

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就是場地問題。“孩子的書屋”以租用場地為主,通常是一年一約,如沒有順利續(xù)約就得搬家,因此書屋經(jīng)常處在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2015年,“陳爸”和團隊決定為孩子們蓋一間“不會跑掉的家”。

不會跑掉的家:

看到他們“眼里有光”

決定了就要行動。在臺東青林,“陳爸”用一名善心地主以象征性價格讓售的土地,與社會企業(yè)“以立國際服務”合作,推出“愛心土磚屋”暑期義工,廣泛邀請民眾參與房屋建造,從一磚一瓦開始,為孩子打造專屬書屋——青林書屋。報名志愿者的有大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志愿者共260人,分13批來到臺東為書屋造磚、種菜。這一自費義工項目受到熱烈歡迎,大家不僅能從中體會到勞動樂趣,更能夠為“陳爸”團隊貢獻力量。

更重要的是,“愛心土磚屋”鼓勵已加入書屋中的孩子們和社區(qū)里其他輟學學生、失業(yè)青年等共同參與建造,藉由這一過程,讓社區(qū)里的孩子與失業(yè)家長在實際操作中掌握一技之長。

從零開始,進行設計、建造、裝飾,一座書屋的誕生并非易事,很多孩子在最初的階段產(chǎn)生了放棄的念頭。但隨著義工進駐,能動性被挖掘出來,甚至不愿意“下班”。“陳爸”說,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孩子們露出如此興奮和熱情的眼神,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青林書屋落成儀式的當天,很多孩子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也許是因為他們知道,這將是一個永遠的港灣。

“黑孩子黑咖啡”:

自給自足,社區(qū)復興

2016年,“陳爸”團隊又有了新的行動:租下一間舊平房,改建為咖啡育成中心,并為中心取了一個有記憶點的好名字——黑孩子黑咖啡。和之前的思路一脈相承,團隊鼓勵孩子們“做中學”,讓他們藉由全程參與裝修過程,積累建筑經(jīng)驗。

在咖啡店建成之后,項目仍在進一步開展?;诳Х认嚓P技術入門較為簡單,書屋里的孩子有機會在中心里學習從烘豆、研磨、沖煮到品嘗等一系列專業(yè)咖啡課程,一來接受新知識,二來通過培訓積累服務顧客、與人相處的經(jīng)驗,為孩子們未來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奠定基礎。團隊可謂用心良苦,因為對于這些曾經(jīng)被貼上標簽的青少年來說,自信、從容地融入社會才是最重要的。在育成中心的舞臺上,很多孩子大方地展示才藝,甚至將咖啡屋打造成了旅游打卡地。

從一開始的課業(yè)輔導、餐食照料到后來的家庭及個體就業(yè)輔導、能力培訓,“陳爸”團隊的使命逐漸從“助人”變?yōu)?ldquo;助人自助”,而與此同時,社區(qū)里的人情味正慢慢被找回。正如“陳爸”所言,書屋只是“魚竿”,當弱勢家庭,尤其是弱勢家庭中的孩子,真正掌握好“釣魚”技術的那一刻,書屋和育成中心的使命也許會終結,從一個個社區(qū)中退出,而社區(qū)互助文化復興,在小小一片天地里,社區(qū)人實現(xiàn)食物、精神的自給自足。

項目亮點

縱觀孩子們的書屋、愛心土磚屋和育成中心的發(fā)展歷史,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該項目的最大亮點:創(chuàng)新、擴散與迭代。十年來,“陳爸”團隊的項目運作思路從“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轉變?yōu)?ldquo;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甚至做好了項目使命終結的準備。的確,面對弱勢家庭孩子,提供學習輔導和生活照顧是首要任務,但如果僅僅停留在這一步,一旦他們脫離了書屋的管理和監(jiān)督,重回舊軌只是時間問題。團隊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于是,項目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幫助和干預開始滲透到家庭層面,同時,項目以積極正面的參與式學習方式影響曾經(jīng)的“問題少年”。逐漸地,扎根于社區(qū)的魚池、花壇、書屋、咖啡屋,越來越多的弱勢家庭孩子重拾自信,可以過上體面、有尊嚴的生活。未來,也許項目會進入到第三階段——社區(qū)互助文化復興,自給自足一定程度變?yōu)楝F(xiàn)實,書屋完成其歷史使命并最終退出社區(qū)。

(據(jù)公益慈善學園)

■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