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要聞 > 民國時期北京地區(qū)的諸“卍”字會
民國時期北京地區(qū)的諸“卍”字會

2016-08-0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娟 王慰陳


1934年8月,北平白卍字會獲得成立人民團體組織的許可證書。


手執(zhí)會旗的紅卍字會員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戰(zhàn)亂頻仍,加之災荒連綿,廣大民眾備受其害、艱難度日。民間慈善團體紛紛開展救護與賑濟活動,留下可歌可泣的歷史印跡。大家通常較為熟知近代的新型慈善組織——西方“舶來品”紅十字會,而對于在本土成長起來的規(guī)模較大的民間宗教性慈善組織——以及其他同符異色的諸卍字會系列,人們則知曉無多。其實,它們既非特殊個案,亦非曇花一現(xiàn)。以北京地區(qū)為例,民國時期即曾活躍有紅、黃、白、藍卍字會。

紅卍字會

世界紅卍字會起源于民間宗教道院。道院于1915年發(fā)起于山東濱縣,不久外傳至濟南。作為道院的外圍機構,世界紅卍字會于1922年在濟南成立,“以促進世界和平、救濟災患為宗旨”,并宣稱“純粹世界性之團體,不涉黨派,不談政治,不作慈善范圍以外之企圖”,同時擬設紅、黃、白、藍、黑五支分會,以相互聯(lián)系、共宣教化。后經錢能訓(北洋政府前國務總理)、徐世光(中華民國前大總統(tǒng)徐世昌之弟、曾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等人發(fā)起籌備,當年又遷往北京成立了世界紅卍字會中華總會,會址設在西單舍飯寺十六號,并經內務部批準立案,之后通知各地道院成立紅卍字會分會。風云際會之下,世界紅卍字會發(fā)展勢頭強盛、分布廣泛,最多時達600余處,甚至日本、朝鮮、新加坡等國均有分會。

紅卍字會的骨干成員主要集中于紳商階層、前清及北洋的達官貴族等社會名流。世界紅卍字會中華總會下設總務、儲計、防空、救濟、慈業(yè)、交際六部,按事務繁簡各又分為若干股??倳透鞣謺臋C構設置、功能大體類似,分會具有相對獨立性。紅卍字會立足本土的慈善傳統(tǒng),并效仿紅十字會的戰(zhàn)地救護事業(yè),開展的救助活動非常龐雜,不僅設有護世隊、學校、報社、恤養(yǎng)院、醫(yī)院、育嬰堂、孤兒院、殘廢院、貧民工廠、平糶局、恤養(yǎng)局、恤嫠局、恤老局、因利局、貸濟所、棲流所、施粥廠、施診所、施藥所、施棺所、惜字處,還有臨時性的救濟隊、賑濟隊、收容所、臨時醫(yī)院等。

世界紅卍字會北京分會籌建于1922年11月,先附設于總會會址內,1930年遷入北池子妞妞房八號。北京分會以“救濟災患,福利社會,促進世界和平”為宗旨,內設總務、救濟、福利、交際股分管會務。經費主要依靠會費、實業(yè)經營收入和社會資助。所辦慈善之舉主要有小學校、中醫(yī)診療所、義地公墓及夏施茶、冬施衣糧等。

20世紀50年代初,因社會轉型諸多原因,紅卍字會逐漸淡出大陸歷史舞臺。1953年2月19日,世界紅卍字會中華總會在《人民日報》發(fā)表“關于結束在中國大陸事業(yè)的聲明”,宣布自行解散。當月,北京市民政局會同公安局、教育局、公共衛(wèi)生局及北京市救濟分會聯(lián)手接管世界紅卍字會中華總會北京分會。

黃卍字會

1914年2月20日,《申報》曾刊登《僧人組織黃卍字》,文稱:中華佛教總會副會長清海靜波擬創(chuàng)設黃卍字會,開辦中西醫(yī)院,設立醫(yī)學堂及救護看護學校,培養(yǎng)人才以備救護救疫之用,籌募款項賑濟水旱偏災,立慈兒院教養(yǎng)孤寒兒童。

1926年(又說1929年、1934年),天津黃卍字會成立。其創(chuàng)始人馬獻光,長于醫(yī)術、篤信神佛,曾是世界紅卍字會天津分會會員,后脫離紅卍字會組織黃卍字會。1940年,擴大組織改稱為“世界黃卍字會天津市總會”。1947年,國民黨政府以該會在首都南京無總會設立、于例不合,令其復改為“天津黃卍字會”。會員多為叫賣行、貨棧等商界人物,亦有少數政界人物,多信仰釋迦牟尼。該會于1950年前后無形解散。黃卍字會在天津有分會三處,另有分會或辦事處設在北京。

白卍字會

1933年11月,鑒于當時平津多冀魯災民和東北淪亡難民,啼饑號寒、慘不忍睹;且北平本地百業(yè)衰落、生計維艱,赤貧人家觸目皆是、尤可憫傷,加之已有紅卍字會、黃卍字會等機關竭力從事拯救,奈何災廣力絀,故而惲寶惠(北洋政府前國務院秘書長,其父惲毓鼎長期擔任晚清國史館總纂)等人擬仿照天津白卍字會發(fā)起籌備北平市白卍字會。天津市白卍字會,全稱天津市白卍字慈善慈宏道會,又稱世界白卍字會天津總會。白卍字會堅持“宣揚道德,辦理救濟,博愛人群,服務社會”的宗旨,其會員多數曾參加過紅卍字會,如長期擔任會長的李育坤便曾是天津紅卍字會會員。

北平市白卍字會發(fā)起人多為前政界、軍界名流,也有少數商界、學界人士。次年獲準備案,并于7月在中山公園召開成立大會,惲寶惠當選為會長。該會章程宣稱專以辦理各項慈善事業(yè)為宗旨,但因慈善事業(yè)范圍甚為廣大,所以應由小及大、由近及遠,以務實為用。會址初設于西單二龍路一號,1937年11月移至南魏兒胡同八號。北平市白卍字會實行理事制,分設總務股、賬務股、調查股、衛(wèi)生股、教育股,并設五人制監(jiān)事會以監(jiān)督具體會務。

北平市白卍字會長期致力于賑濟活動。早在正式成立之前,從1934年一月至三月間即提前于西城獅子府地方籌設粥廠一處,共用小米170余石,救濟難民多達11萬余口,到會領米之貧民莫不爭先恐后。北平市白卍字會還設有醫(yī)務施診所一處,專以救濟民眾疾病,并辦理衛(wèi)生事務,為籌設醫(yī)院奠立根基。此外,該會還與北平市各慈善團體聯(lián)合會、正字慈善會,以及民國時期著名的華洋義賑會、中華三教圣道總會等慈善機構、團體積極聯(lián)絡、聲氣相通,以共襄善業(yè)。

藍卍字會

北平市藍卍字會的最初誕生,也實因天津市藍卍字會擬設駐北平辦事處。天津藍卍字會創(chuàng)建于1935年,1943年6月改稱藍卍字會總會。參加者多為商界人士,尤以木行業(yè)商家為主,也有從事銀行、油行、干鮮果、藥業(yè)及貨棧業(yè)者。史載藍卍字會的幾位創(chuàng)始人,“看到天津紅、黃卍字會在社會上很活躍,不甘落后,糾合各行業(yè),集資創(chuàng)立藍卍字會”。天津市藍卍字會長期辦理冬夏兩季常賑以及施醫(yī)施藥種種善舉。該會于1953年9月停止活動。

1935年6月,天津市藍卍字會會長朱紹亭并副會長李振廷、宋耀曾等致函北平市社會局稱,“平津比鄰密邇,痛切攸關,慈善宗旨本無畛域之分,為便利辦公起見”,擬于北平市西單報子亭街甲七十五號設駐平辦事處,并派宋文祥為辦事處主任負責辦理具體事務。12月,北平市藍卍字會召開成立大會,市公安局、社會局特派第一科公益救濟股視察員到場監(jiān)督。次年1月備案,并遷至東城西總布胡同14號。1939年,由會員捐資在東城小牌坊胡同55號修建新會址。

北平市藍卍字會發(fā)起人包括工商、政、學、軍、醫(yī)及梨園等各界人士,既有來自電燈公司、汽油行、五金行、罐頭行、玻璃莊、呢絨莊、磚瓦廠、木廠、鹽店等企業(yè)的經理和商人,也有來自輔仁大學、朝陽大學的高校教師,還有律師、工程技師、中醫(yī)、政府職員、普通市民等,此外梨園界的一些名流,如京劇武生宗師楊小樓之義子侯海林、之婿劉硯芳父子等亦忝列其中。北平市藍卍字會設13人理事會,互推理事長1人、常務理事4人為執(zhí)行機構,理事會下設調查、交際、會務、救濟四股分管各項事務。經費主要依會費收入或董事分擔。

北平市藍卍字會訂有簡章27條,對于該會的成立宗旨、入會辦法、會費管理、會員管理、董事制度、獎懲制度、組織機構、人事任免、財務支出、內外監(jiān)督等方面均作出詳細規(guī)定。例如關于組織監(jiān)管,規(guī)定董事如有違反會章或大會決議案者應由大會決議罷免;如有侵蝕會款或其他重大不法情事者,依法呈送法院究辦。董事長應報告本屆詳細收支賬目,并說明辦理會務經過情形。董事會每月除有特別事故外應開會一次,并應于月終將一月內收支款目及辦事實況公開宣布。應于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向社會局呈報職員任免、職員成績、財產收支概況、會員加入或告退等情形。遇有必要時方可募集捐款,且應將捐冊收據編號呈經社會局核準蓋印后方為有效,等等不一而足。

北平市藍卍字會以“崇尚道德,辦理養(yǎng)老、恤孤、濟貧、救災以及其他社會慈善教育救助等事業(yè)”為宗旨。所辦慈善事業(yè)主要有:西城臥佛寺街鷲峰寺粥廠;香山、溫泉、模式口及德勝門外、東城根等處辦冬賑,設診所向貧病市民免費診治;辦西城順城街小學一二年級免費班,并施茶、助葬等。1949年以后,該會因組織衰落、經濟困難,活動漸次停頓而自行解散。

由上可知,以北京地區(qū)為例,民國時期諸卍字會的產生具有深刻的社會與文化根源,它們是近代西風東漸背景下中西慈善文化交融的產物,打上了深厚的時代烙印。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卍”是相傳已久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志,寓意吉祥。今天,盡管諸卍字會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其歷史功績不應湮沒無聲,它們留下的經驗教訓值得認真汲取和珍視。同時,諸卍字會的發(fā)展脈絡及其相互關系,諸卍字會與其他慈善組織(例如紅十字會)的關系,以及它們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深刻內在關聯(lián),仍需進一步挖掘和深入思考。

■ 王娟 王慰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