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佛教群體是歷史上最早開展慈善活動的群體之一,而在近代的動蕩之中,佛教又是怎樣由逐漸沒落的傳統過渡到現代佛教的?10月23日,湖南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副教授曾桂林在京師公益講座上,圍繞佛教在清末民國時期的變革,講述了近代人間佛教發(fā)端與慈善的密切關系。
內外交困下的主動變革
人間佛教在19世紀后期興起,時值晚清,中國佛教自身趨于衰落,佛理不興,天臺宗、凈土宗、華嚴宗等都呈現凋零景象。太平天國時期,兵戈所到之處,廟宇幾乎遭到毀滅性破壞,有統計,當時上海就有100多所寺廟被破壞。此外,隨著殖民者炮火一同而來的還有基督教,從沿海到內地迅速擴張。西學東漸之風,使接受西學的知識分子們更容易將佛教視為舊有的封建思想糟粕。
這時期,出現了一位“文化斷橋處的接引人”——楊文會,他創(chuàng)辦了新式佛學教育機構祗洹精舍,類似現在的佛學院,雖然存在時間不長,但影響了一大批僧俗弟子,其中就有后來革新佛教的太虛。
科學、理性思想的迅速發(fā)展及非宗教運動的興起使得太虛開始思索佛教未來的發(fā)展命運。佛教如果想要得到長足進步,就必須擺脫沒有學理性解釋的固化模式。太虛提出“教理、教產、教制”革命,主張革除佛教時弊,奉行利他精神,佛化民間,達到改良社會政治風俗的目的。教產革命指的是將廟產歸佛教公有,用于興辦佛教教育與社會公益事業(yè),呼吁修行并非教人出家、遁世超生,而是濟世救人,佛教徒應該走出寺廟,積極從事文化教育慈善活動,使民眾都能蒙受佛法利益。教制則是將傳承制改為選賢制,成立現代的僧伽制度。太虛的思想,指引了佛教在巨大變遷的社會中,完成傳統向現代的轉變。
太虛的弟子慈航更直接地提出,教育、文化、慈善是佛教的三個救命圈,只有真正投身社會慈善事業(yè),才能利濟群生,實現佛陀普度眾生的悲愿。
對廟產興學的自衛(wèi)
內外交困之下,對促成佛教改革更直接的一個沖擊,是清末的廟產興學風潮。1898年,張之洞上書奏請沒收部分寺廟財產,作為興辦教育的經費,光緒帝準了。百日維新失敗后,慈禧下令禁止,但不久新政實施,地方官多以財政吃緊為由,繼續(xù)將寺廟財產充公,其中免不了有劣紳惡痞趁機漁利。袁世凱頒布了《管理寺廟條例》31條,仍然將佛教寺廟財產納入社會公益事業(yè),此后多年,仍不斷有“打倒僧閥、解放僧眾、劃撥廟產、振興教育”的呼聲,這對衰微的佛教來說正如雪上加霜。在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前,佛教內部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探索變革。
然而廟產興學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反而成了“人間佛教”的催化劑。佛教人士的應對策略,首先是成立了全國性的佛教組織,如太虛成立的中國佛教會,一方面向國民政府懇請暫緩法令實施,另一方面自覺應對廟產興學之風,號召全國各寺廟主動出資舉辦各項公益事業(yè)。1928年之后,陸續(xù)有五臺山向善普化佛教總會、佛教慈善救濟會、龍泉孤兒院等佛教慈善團體成立。這時候慈善可以說是佛教的一種自衛(wèi)方式。
中國佛教會還擬定了《佛教寺廟興辦慈善公益事業(yè)規(guī)則》,在行政院批準后于1935年公布。這份規(guī)則中寫道:各地寺廟應斟酌地方之需要,興辦民眾教育、濟貧救災、育幼養(yǎng)老、衛(wèi)生醫(yī)藥及其他慈善公益事業(yè)。僅1936年,就有12省的30余個分會向中國佛教會呈報所做慈善事業(yè)。由于佛教團體的竭力維護,并順應時代發(fā)展而自覺變通,同時有國民政府公布的維護寺產訓令,廟產興學終于漸漸平息。
人間佛教著眼于中國社會動蕩的現實狀況,是順應社會變遷的有力舉措。它通過自身改革與調整,應對現代社會的挑戰(zhàn),成功地實現了佛教的近現代轉型,以慈悲利他的精神,達到救世救國的目的。
亂世之中弘法利生
光緒27年(1901年),常州天寧寺主持在寺內開辦私塾,收留孤苦無依的孩子,這可以算作佛教興辦慈善教育的先河。民國時期,寺廟以“教”和“養(yǎng)”為核心主題,根據各地方的實際情況,投身公益、開辦慈善事業(yè)。在“教”方面,民國佛教興辦慈善教育、開辦慈兒院;在“養(yǎng)”方面救蓄鰥寡,義診施藥。
20世紀20~30年代,是寺僧興辦教育的一個高潮時期,據統計,全國僅“教”一項就有幾十家多個分會興辦慈善小學及孤兒院。著名的有寧波佛教孤兒院、湖南佛教慈兒院、泉州開元慈兒院等,資金除了寺產、寺廟日常的捐款、居士們的常年認捐,也向社會各界勸募,泉州開元慈兒院的發(fā)起人之一圓瑛大師,是與太虛齊名的另一位佛教領袖,親身踐行慈善公益事業(yè),他在南洋募捐時,還組織了基金會董事會,負責保管本息,將利息分期匯給慈兒院。
除此之外,晚清民國時期連年水旱災害、軍閥混戰(zhàn)不已,賑災濟貧、義診施藥、掩埋尸骸都是近代僧侶和居士們經常的善舉。成規(guī)模的就設立傷兵醫(yī)院、掩埋隊等,在戰(zhàn)爭救護中,亦有不少僧眾受傷或犧牲。
而從佛教宗派來看,由于各宗教理不同,在慈善方面的表現也各異,其中凈土宗、禪宗在近代慈善事業(yè)中貢獻最大,居士更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拓展了傳統佛教慈善事業(yè)的內容,社會影響也有所擴大。
從一定意義上說,慈善是佛教弘法活動的重要手段,其特點在于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情”。對于社會而言,佛教首先必須完成利生的首要任務,救濟下層社會中大量苦難的蕓蕓眾生,在民眾中重塑起佛門濟世的印象;繼而又要不斷“弘法”,擴大人間佛教的社會影響,推動佛教的復興與近代轉型,以使其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
當代的兩種變遷
由于歷史原因,1949年以后,人間佛教的傳承也分為兩支,在大陸可以稱之為趙樸初模式,臺灣則是印順模式和星云模式。
趙樸初繼承和發(fā)展了前輩太虛的主要思想,主張“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理念,對推動大陸人間佛教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貢獻?,F在我國的佛教慈善公益組織主要分為“救濟型”、“服務型”和“弘法型”三大類型,佛教公益組織功德會、同善會、基金會等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它們的活動作為“人間佛教”理念的實踐形式,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人間佛教在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如慈濟慈善事業(yè)基金會,就是印順的弟子證嚴所創(chuàng)立。臺灣最具“人氣”的則是星云模式。蜚聲海內外的“星云模式”作為“人間佛教”在臺灣的有益嘗試,主張將佛教從神鬼信仰回歸佛陀的人文教育與關懷,由叢林走向社會。它側重以文教弘法,將佛教文化活動與修行相結合。1988年成立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正是以此為宗,“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通過倡導文教佛法共修,以達到凈化社會的理想。該基金會設立佛學院,舉辦佛教會議,舉辦公益性大學、高中職、國中小、幼兒教育機構等,在大陸也設有希望小學,同時以眾生的需要出發(fā)開展慈善救濟和生活化的佛法講座活動,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較大的影響。
■ 本報記者 王會賢